河南大学医学院姬新颖教授于2022年牵头创办的国际英文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是其学术贡献的延伸,旨在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一个探讨基因、蛋白质与疾病关系的平台。下面我将从其主要特色、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等方面为你介绍这份期刊。
📝 **GPD期刊核心信息一览**
方面 | 具体内容 |
期刊名称 | Gene & Protein in Disease (GPD) |
创刊时间 | 2022年6月30日 |
主办/出版 | 季刊,电子版(ISSN 2811-003X) |
主编团队 | 执行主编:姬新颖教授;主编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知名学者 |
学科定位 | 聚焦基因、蛋白质与各种疾病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
收录情况* | 已被Google Scholar, J-Gate, Scilit, Crossref等数据库收录 |
发展目标 | 2026年左右被Scopus收录,2028-2031年被Pubmed收录,2027-2032年被SCI收录 |
GPD的创办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
1.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融合**:GPD旨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医学、生命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互补融合,并努力促进医学领域观点交流,打造思想碰撞的高质量学术平台。其学术交流范围涵盖了从基因和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功能与调节机制,到采用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其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2. **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GPD的创办是**中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学术合作、提升在生物医学领域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实践。姬新颖教授及其团队希望通过GPD,创立“**中国特色、中国主导的国际生物医学期刊**”。
3. **助力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GPD服务于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和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国际化的成长空间和展示平台**。姬新颖教授在**国际化科研团队建设**方面颇有成效,招收培养了多名外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人才资源也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 📊 GPD的现有影响
GPD虽然创刊时间不长(2022年6月创刊),但已取得初步成效:
* **国际收录与传播**:截至2024年上半年,GPD已被**Google Scholar、Crossref、J-Gate、CAS、Scilit、Portico**等六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收录,表明其出版规范性和内容质量得到了初步国际认可。
* **学术成果发表**:据期刊官网2024年9月数据显示,GPD已上线发表**79篇**文献,包括述评和实验性文章,总下载量**7140余次**,浏览量达**144,416余次**。
* **编委团队国际化**:GPD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编委团队**,截至2024年,拥有近170位编委,成员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程度超过60%,其中包括在《Cell》、《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的学者。
🚀 **未来前景**
1. **争取进入更重要的国际数据库**:期刊计划在**2026年左右被Scopus收录**,2028-2031年被Pubmed收录,并力争在创刊5-10年内(2027-2032年)被Web of Science(SCI)收录。这是其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关键一步。
2. **依托前沿领域,服务精准医学**:GPD关注基因、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这恰与当前**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快速发展的趋势相契合。例如,中国领衔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等大科学计划,旨在绘制人体蛋白质组动态图谱,以推动疾病诊疗的精准化。GPD有望成为传播相关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
3. **持续提升质量与影响**:实现发展目标需要GPD编委团队和主办单位持续努力,**严控稿件质量**,吸引全球顶尖作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投稿,并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总结**
河南大学医学院姬新颖教授创办的《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期刊,是一个由**中国主导**、致力于在基因、蛋白质与疾病领域**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它虽创办时间不长,但已初步展现了**国际化的办刊姿态**和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GPD的未来发展潜力,一方面取决于其能否按计划成功进入**Scopus、PubMed、SCI**等核心数据库,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正如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正推动精准医学迈向新阶段,GPD有望伴随这些学科发展共同成长,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并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