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创新之星”候选人、河南大学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蒋志亮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围绕肿瘤分子机制与医疗技术创新开展系统性研究。近三年来,在科研导师指导下,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参与实用新型专利研发1项,形成“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相关成果在肿瘤诊疗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一、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突破
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内源性硫化氢促进鼻咽癌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2023)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跨学科团队,首次揭示硫化氢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为开发靶向硫化氢代谢的抗癌药物提供理论支撑,相关事迹被《大河健康报》“河南大学团队取得鼻咽癌研究新突破”新闻报道。
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
2024年在SCI期刊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中科院2区,IF=4.7)发表题为《Emerging roles of hydrogen sulfide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综述论文。该文系统梳理硫化氢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创新性提出“浓度依赖性调控”理论模型。同年,在《解剖学杂志》发表临床解剖学研究成果,报道国内首例尺神经与拇主要动脉复合变异案例,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重要解剖学依据。
三、医疗技术创新实践
2022年参与研发的“定时检测按压弹盖式试剂盒”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装置创新性集成机械定时与防污染设计,实现试剂开封后的精准时效管理,已成功应用于我校附属医院检验科,使标本污染率下降37%。建立“临床问题导向-实验室验证-技术产品转化”的创新研究路径:在鼻咽癌临床诊疗中观察到硫化氢代谢异常现象,通过基础研究阐明机制后,进一步开发基于硫化氢检测的肿瘤分期预测模型。
四、创新引领与示范效应
作为河南省肿瘤精准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秘书、国际英文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青年兼职编辑,并受邀郑州健康学院作课题讲座报告,将继续深化新型核蛋白和硫化氢气体信号分子在肿瘤演进中的作用研究,目前正开展硫化氢调控肿瘤代谢重编程的机制探索。紧密依托河南大学“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科研团队,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眼科开展合作项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蒋志亮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的多维度研究成果既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又产生实际应用效益,充分展现新时代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