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一流的学术期刊往往掌握着学术话语权,期刊的学术话语权既与相关科研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相关,也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与学术生态密切相关。
我国现在的论文数大概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7%,但是,我国学者大约只占学术期刊编委总数的3%。目前,高校的学术期刊占了整个期刊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崔大祥创办的《纳米生物医学工程(英文)》(Nano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杂志在2022年被列入首批海外回归试点期刊,并被纳入卓越行动计划统筹建设范围。但是办刊10多年,崔大祥坦言,要办一本优质学术期刊并不容易。
从2001年前往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参与组建马普所生物-纳米工程中心,到2004年9月回国在上海交大组建纳米生物医学研究室,在纳米医学研究方面我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2009年开始我着手创办科技期刊,但至今为止,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个“新人”,时常面临各种挑战。
有人认为,学术期刊只是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刊发载体,属于学术研究的附庸。其实不然,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全球学术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代表了卓越的科研水平和学科影响力,往往是该领域的引领者和主导者。这些期刊在把握前沿问题、拥有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具备行业资源领导力等方面都表现出全球领先的水平,甚至学术期刊和研究成果在某些时候也会相互成就。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日新月异,逐渐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态势。不管是出版业内人员还是研究学者,都有目共睹。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已居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有17个国家发表了超过4万篇论文,而在发论文前五位的国家中,中国论文发表数量排名第一。更可喜的是,引文影响力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
然而,这一个个“名列前茅”的背面,还存在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期刊远不能满足现实发文的需求,大部分论文都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上。
就以SCI论文为例。2020年中国作者一共发表了54.9万篇SCI论文,但只有2.5万篇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
怎样将现有国产期刊办出特色,在众多期刊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何实现学术期刊拥有话语权的目标,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学术期刊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以吸引优质稿件。只有这样,学术期刊才能在国际学术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而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要得到具体实现,则需要从期刊定位和办刊团队等方面的国际化竭智尽力,同时还需要各种外部的支持,这些支持也许不是投入资金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久久为功。
吸引创新群体关注,初创期刊遭遇约稿难题
2009年,秉承着为全球致力探索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用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和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国际平台的初心理念,我创办了《纳米生物医学工程(英文)》杂志。之初愿景宏大,希望创办一本在本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期刊。期刊的定位瞄准最高的学术质量标准和学术影响标准,希望吸引最关注创新价值的群体,提供真正一流的创新价值的判别服务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但是要达到同领域大牌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刚刚开始办期刊时,我们希望办一本纯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因此没有去寻求任何赞助,从办刊、建网站、约稿、邀请编委,我自己的工资每年花在办刊上大约就要10万元左右。幸运的是,期刊在创办之初得到了学术同行们的支持,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学术同行以及国际上知名同行的支持。他们为期刊写文章、担任编委。但是,要邀约优质的稿件,需要更多优秀的学者投稿。
期刊成立后,我们很快发现,由于是自主办刊,既没有赞助,也没有与任何国际知名出版社合作(这是被纳入SCI目录的一个相对快速通道),创刊初期不可能被SCI纳入数据库范围,所以约稿成为我们当时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学者的考核往往与SCI论文发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必然会优先考虑被纳入SCI目录的期刊,而优质论文的刊登与杂志的影响因子又密切相关。这似乎成了一个悖论:当期刊不能被SCI收录,那么优质稿源相对就会减少,而优质稿源的减少,则又会影响期刊影响因子和是否被纳入SCI目录。
幸运的是,在创刊之初,我们的编委团队就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形成人脉圈,为期刊投稿、组稿以及宣传等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即使现在,编委团队在稿件处理中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包括文章是否符合期刊范围和质量的把控等方面,因此我们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在逐步上升。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与一家国际知名出版社合作,影响力会大幅度提升。
编委的国际化,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样,影响办刊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办刊团队,而办刊团队首先要注重国际化。作为期刊宗旨的实际执行者——主编、编委会成员和编辑团队等成员的选用与工作方式在国际化方面应该有共性表现。主编是科技期刊的灵魂,主编的国际同行认可度和科技期刊被认可度密切相关,主编的专业素质、科研洞察力是科技学术水平的基本保证。
期刊主编会对学术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大顶刊“CNS”期刊的主编,其中,《细胞》(Cell)的主编约翰·帕姆(JohnPham)在加入《细胞》之前,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期刊优化了发表流程,并帮助分子生物学者应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议题,同时,他在推动数据透明和数据存档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自然》(Nature)的主编马格达莱娜·斯基普(Magdalena Skipper)是专职主编,负责期刊的内容编辑、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她的带领下,《自然》坚持发表最精彩、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引领和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Science)的主编赫伯特·霍尔顿·索普(H.Holden Thorp)是斯坦福大学的第八任校长,本身就是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除了主编,编委团队的作用也居重驭轻。编委团队作为科技期刊发展背后的智囊团,编委个人学术影响力在期刊编委会层面会形成合力,成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国际化定位的英文期刊,一般会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编委会中有一定比例的主办国之外的知名研究专家。
促进科研范式变革,重要成果的发表将造福大众
内容质量是期刊的立足之本,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大多发表重大发现或成果,这些重大发现或者成果能够打破研究现状,促进科研范式的转移,有些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意义甚至会从科学圈延伸至大众视野。20世纪初,爱因斯坦在影响力极高的《物理年鉴(Annals of Physics)》连续发表了四篇科学文章,就此取得了快速的成功。而这些蜚声国际的文章也让刊登的期刊名声大振,为后续吸引更多优质的稿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优质的稿源需关注当前热点话题。再以我自己的研究为例。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场景很多,我主要从胃癌早筛与诊断优先切入开展技术转化应用。中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90%,甚至治愈。但是绝大多数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非特异性,发现时患者往往已是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30%。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是目前胃癌早筛的主要方式,但是胃镜作为使用侵入性技术的有创诊断,令人望而生畏。通过检测呼气中包含着的那些反映人体各器官生理/病理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依据,为医学检验提供依据,更契合医学检测向更精准、更便捷、更无创方向演进的趋势,已经成为精准医疗行业内的“隐形”热点。我研发的基于纳米传感器超灵敏检测呼气标志物筛查与诊断早期胃癌的专家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业内专业期刊《ACS Nano》和我担任主编的期刊上,这篇文章上线后就有不少下载量。
同时,优质的稿源还具备投稿分布国家广泛的特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作者的来源国家越多,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期刊在全球范围内的辨识度较高,从侧面说明期刊发布的内容是被大家认可的、在研究领域内是拥有话语权的。
最近,科睿唯安突然一次性剔除共50本SCI&SSCI期刊事件,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科睿唯安在后续发表的一篇题为“坚持精挑细选,维护学术文献收录的高标准”的文章中回应此事:“一旦确认期刊不再符合质量标准,我们就有责任采取行动。我们将继续识别那些值得关注的期刊,并将任何不符合我们质量标准的期刊移除出去。”可见,优质的文章对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期待能通过纳米技术攻克更多人类顽疾的诊疗难题,同时也期待我们的期刊有一天能在国际范围内拥有更多话语权。
作者:崔大祥(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纳米生物医学工程(英文)》主编)
相关链接:学术期刊办刊与SCI的悖论,提升学术期刊话语权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