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24年4月15日 15:00-16:10
会议地点:腾讯线上会议
参会人员:
1.广州傲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4人
须君台市场总监、陈洪涛项目经理、彭朝亮AI技术经理、陈杰影像负责人
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人
沈松鹤放射科介入组主任
3.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人
姬新颖副校长、崔兆麟教授、温红伟预防医学系主任、陈燕芳基础医学部教师
会议主持人:姬新颖副校长
文字记录及整理:陈燕芳
会议内容:
一、双方介绍参会人员
二、广州傲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概况
1.须君台介绍公司概况
(1)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广州,业务范围包括华南、华中、华东和华北地区,服务对象主要为大型企业,如国企、民企等。公司拥有CMMI五级成熟度证书,组织结构以技术团队为主,占员工总数的80%。
(2)公司的资质认证和服务能力展示
公司拥有37项软件著作权、5项高新技术产品认证以及11项战略合作伙伴认证。公司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服务能力,包括微软产品实施服务、大数据能力、人工智能能力、AIOT、VI相关技术等。公司的客户涵盖了能源运输、通信、科技、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如华为、中兴等。公司致力于利用AI和数据技术为企业赋能,提高业务效能并解决用户痛点。
2.彭朝亮分享公司AI技术产品
公司在AI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包括自研的AI对话机器人工厂,能够快速训练和发布企业对话机器人服务,以及通过AI算法模型训练企业知识库,为用户提供智能交互服务体验。
三、姬新颖副校长提出技术需求
1.肿瘤早期预警:能否结合计算机手段,从症状、组织学、血液学三个方面的体外诊断方法,来进行早期诊断的编写程序,以起到提醒患者或正常人,他们的细胞已向癌变方向发展。让其加强监测、营养,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或及早去医院诊治。
2.开发智慧医学:将肿瘤缓慢演变的过程,体现在仪器设备或软件中。开发智能化的新设备或新软件,并能在线或在家应用。
四、双方探讨,达成共识
主要讨论了医学团队与放射科、介入科、预防医学等专家的合作,以实现肿瘤早期预警。希望通过计算机手段,如人工智能,对肿瘤早期的症状、组织学检测和血液学检测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预测结果,以便在肿瘤恶变之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还希望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中,开发出智能化的新设备或软件。
1.AI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彭经理提到,从AI分析角度来说,可以实现大数据学习,但需要大量基础数据和机器进行学习。在判断病变或疾病时,需要了解诊断流程、标准、规则等。姬校长表示,希望提前发现肿瘤,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治愈率。病理诊断是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
2.AI辅助诊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会议讨论了辅助检测的输入项,主要包括CT、超声和血液化验等数据。针对这些数据,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或教授进行异常部分标注,以便后续算法融合训练。前期数据主要依赖于专业经验和历史数据的积累。同时,还需要有经验医生帮忙标注异常部分,如肿瘤的良恶性和恶性。最后,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数据库,并设计判定标准,让患者熟悉正常和异常情况。
3.肿瘤早期预警软件系统的构建
主要讨论了肿瘤早期预警软件系统的框架和内容。首先,需要收集肿瘤易感因素的信息资料,包括生活习惯、遗传环境、职业等。其次,要局限到每个器官的正常情况,如影像学、检验指标等,通过计算机学习和记忆进行早期预警。最后,临床建议不仅要看片子,还要结合优化因素,如前第一阶段,对每个部位进行详细分析。
4.AI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主要讨论了计算机比对正常影像和变异影像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肿瘤筛查。首先,需要建立标准库,包括正常器官的影像和变异情况,了解变异的器官并非肿瘤,不应预警。其次,要关注检验标准和指标的变化,判断其是否有预警价值。然后,通过将变异或检验指标的改变与诱发因素结合起来进行预警。最后,介绍了AI技术在肿瘤筛查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数据收集、预处理、标注和模型训练等步骤,以及AI在诊断效果方面的表现。
5.AI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优势
主要讨论了AI在肿瘤诊断方面的优势,包括影像学、血液检测和临床症状等方面。AI能够帮助医生更精确地判断肿瘤,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AI还可以减少漏诊,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开发室在推动AI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制定规范标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性。最后,双方同意尽快投入工作,并草拟初步合作协议,明确各自任务和权利义务。
6.河南大学交叉学科项目的推进与挑战
主要讨论了两个项目的推进和技术评估。首先,提到了一个前期POC演示和效果展示的项目,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其次,提到了一个交叉学科项目,由上海交大研究院副院长担任河南大学副校长和医学院院长,该项目有很多公司正在与其协商投资。最后,强调了在技术上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优势,以便真正落地到医院,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