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确实展现出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倾向,这主要是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并服务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合作预计会是**有限度、渐进的,并带有战略谨慎**,短期内形成“全面合作” alliance 的可能性不大。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中印近期合作的主要领域和具体内容,你可以先快速了解一下:
合作领域 | 具体内容 | 相关协议/事件 |
边界问题与军事互信 | 达成10点共识,设立划界专家小组和工作小组,新增东段、中段将军级会谈机制 | 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2025年8月) |
经贸与投资 | 重开仁青岗—昌古、普兰—贡吉、久巴—南加三处传统边境贸易市场;探讨本币结算(石油、光伏、医药品类);储能合作(如5GWh储能大单) | 中印外长会谈;企业间合作协议 |
能源与气候变化 | 中方分享跨境河流应急水文信息(基于人道主义);可再生能源合作(光伏、风电) | 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 |
多边框架与合作 | 互相支持金砖机制(印度2026年主席国,中国2027年主席国);上合组织框架内协调 | 莫迪将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合作 |
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 | 恢复直航航班;放宽签证政策(印度时隔5年恢复接受中国公民旅游签证) | 双方航空协议 |
🧭 合作背后的动因
印度选择与中国加深合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 **应对美国贸易压力**: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如钢铝)加征**高额关税(甚至一度高达50%)**,使得印度迫切需要**多元化其市场并寻求更可靠的经济伙伴**,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2. **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印度在新能源(如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基础设施等领域对中国资本和技术存在需求。中国的市场也能帮助印度消化部分因美国关税而受影响的出口商品。
3. **战略自主的考量**:印度长期以来奉行“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过度捆绑并不符合其国家利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印度**平衡与各大国的关系,避免选边站队**,从而获得更大的外交回旋空间。
4. **在全球多极化中定位**:中印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双方都表达了支持**多极化国际秩序**的愿望,并希望在诸如世贸组织改革等议题上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合作面临的挑战
尽管合作势头向好,但中印关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风险依然存在:
* **边界争端的历史包袱**:虽然目前边境地区总体平稳,但**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和最具潜在破坏性的因素。建立的各类磋商和管控机制是为了防止局势升级,但彻底解决仍需时日和巨大的政治智慧。
* **战略互信不足**:印度国内部分势力仍将中国视作**长期的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的影响力(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项目)心存警惕。这种根深蒂固的疑虑使得印度对中国的合作提议往往保持戒备。
* **印度的本土保护主义**:印度在推动“印度制造”的过程中,时常出台一些**保护色彩较强的政策**,例如在光伏领域将中国企业排除在补贴清单之外。这种市场准入壁垒和投资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会给中资企业在印度的运营带来挑战。
* **外部势力的影响**:美国等因素依然会对中印关系产生干扰。虽然印度目前因与美国有贸易摩擦而靠近中国,但**美印关系未来的波动**仍可能影响中印合作的深度和持续性。
🔮 未来合作前景
中期来看,中印关系更可能呈现一种 **“竞合”(Coopetition)状态**,即在某些领域激烈竞争,同时在另一些领域进行务实合作。
1. **合作将优先集中在务实和经济领域**:例如**新能源(光伏、储能、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医药(原料药)**以及**促进人员往来(直航、签证)** 等方面,这些领域双方互补性强,政治敏感性相对较低,更容易取得早期收获。
2. **边界局势的稳定是关键前提**:如果已达成的边境管控共识和机制能够有效运行,确保边境地区持久和平安宁,将为深化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和信任氛围**。
3. **“去美元化”与本币结算可能逐步推进**:为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和免受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中印在**双边贸易中扩大本币结算**的尝试可能会继续,预计会从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和特定品类开始摸索。
4. **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会增强**:在**金砖机制(BRICS)**、**上海合作组织(SCO)** 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等场合,中印作为重要成员,有望找到更多共同利益,协调立场,共同代表“全球南方”发声。
💎 总结
印度正在**积极调整其外交政策**,通过加强与中国合作来应对美国打压、服务本国发展,并寻求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然而,鉴于两国关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战略猜疑,这种合作在可预见的未来**大概率将是选择性、渐进式和利益导向型的**,而非毫无保留的“全面结盟”。
**边界地区的稳定、经贸合作的务实成果以及有效的多边协调**,将是支撑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柱。这个过程可能会一波三折,但两国都有意愿避免关系彻底破裂,并在彼此需要的领域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