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姬新颖教授在2024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学术与科研成就,涵盖科研论文发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及学术职务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成绩的总结:
### **1. 科研论文发表与学术影响力提升**
- **20多篇高影响力SCI论文**:姬新颖团队在肿瘤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等领域发表了20多篇高影响力论文,涉及循环肿瘤DNA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RIPK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死亡机制、硫化氢在癌症中的作用等前沿课题。例如,针对猴痘病毒F13蛋白的药物候选分子发现研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ESI高被引论文贡献**:其团队研究成果多次入选全球前1%的ESI高被引论文,进一步巩固了国际学术影响力。
### **2. 国际期刊发展与学术平台建设**
- **《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期刊进展**:姬新颖创办的英文期刊GPD在2024年持续发展,被Google Scholar、J-Gat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编委会国际化程度超过70%,并计划向SCI收录冲刺。期刊已发表18篇高质量文章,总下载量破千,引用次数逾千次。
- **河南省科普基地获批**:带领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功获批河南省科技厅的“河南省科普基地”,推动医学科普与科研结合。
领衔获批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郑州健康学院(原澍青医专)首个省级科研平台。
### **3. 学术职务与国际合作深化**
- **当选开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凭借其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突出贡献,姬新颖被任命为开封海联会常务理事,致力于推动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际资源整合。
- **受聘特聘教授**:2024年8月,姬新颖受聘为开封市第二中医院特聘教授,计划开展创新性临床科研合作。
- **学术兼职扩展**:担任郑州澍青医专副校长、河南省肿瘤精准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等职务,进一步整合科研与临床资源。
### **4. 国际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留学生培养持续发力**:持续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推动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的品牌化发展,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语言能力提升。
-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继续发挥作用**:协助河南大学引进多名国际顶尖学者,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并推动实验室规模扩展至30多人,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 **5. 科研项目推进与成果转化**
- **横向合作课题**: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如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眼科PCNP研究课题,推动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 **核蛋白PCNP研究进展**:与郑州赛诺特生物公司,赛图康生物公司和宸章生物上海公司等开展横向合作,推动PCNP抗原及抗体的规模化生产与试剂盒研发,并在肿瘤机制研究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 **6. 荣誉与社会服务**
- **科普与公益贡献**: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姬新颖持续参与健康科普工作,推动河南省科普基地(澍青医专)建设,与多所小学、中学和郑州二七区马寨镇建立了科普合作机制,提升公众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