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演概述
1.1 推演背景与意义
当前全球传染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呼吸道、肠道等传统传染病持续威胁公众健康。2025年,随着国际人员流动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传染病传播风险进一步提高。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传染病疫情,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多部门协同处置能力,特组织本次传染病疫情处置桌面推演。
传染病疫情处置桌面推演是一种模拟真实疫情场景,组织卫健、疾控、社区、公安、医疗等多部门人员,围绕疫情处置全流程进行口头推演的应急训练方式。其核心价值在于检验预案、磨合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1.2 推演目标
本次桌面推演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1.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全面检验《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发现流程漏洞和制度缺陷。
2.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厘清各部门在疫情处置中的职责分工,减少协同盲区,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3.提升关键环节熟练度:强化工作人员对疫情报告、流调溯源、风险管控、医疗救治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
4.锻炼多部门协同能力:通过模拟实战场景,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和决策联动。
5.增强应急处置信心:通过演练提高各层级人员应对突发疫情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1.3 推演时间与地点
•推演时间:2025年10月15日-16日(共2天)
•推演地点:郑州市二七区应急指挥中心
•参与人员:约50人,包括:
◦应急管理部门(10人)
◦卫生健康部门(15人)
◦疾控中心(10人)
◦医疗机构(5人)
◦教育部门(3人)
◦公安部门(3人)
◦社区管理部门(4人)
◦企业代表(3人)
1.4 推演组织架构
本次推演采用"三位一体"组织架构:
6.推演领导小组:由郑州市二七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负责总体决策和资源调配。
7.推演执行组:由区应急管理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组成,负责推演方案制定、场景设计和组织实施。
8.推演评估组:邀请省级疾控专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对推演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
二、推演准备
2.1 推演场景设计
本次推演设置三大类传染病场景,覆盖呼吸道、肠道和新发突发传染病:
2.1.1 呼吸道传染病场景(学校聚集性疫情)
背景设定:2025年9月,郑州市二七区某小学出现多名学生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部分学生出现皮疹。校医初步判断可能为麻疹疫情,已报告至区疾控中心。
关键环节:
•疫情发现与报告
•病例诊断与确认
•密切接触者追踪
•学校封控与消毒
•应急接种与舆情应对
2.1.2 肠道传染病场景(企业食堂食物中毒)
背景设定:2025年10月,郑州市二七区某企业食堂多名员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疑似诺如病毒感染。企业已暂停供餐并报告至区疾控中心。
关键环节:
•疫情报告与核实
•患者救治与隔离
•食品溯源与环境采样
•密切接触者管理
•应急供餐与舆情引导
2.1.3 新发突发传染病场景(输入性基孔肯雅热)
背景设定:2025年10月,郑州市二七区某医院报告一例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关节疼痛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近期有东南亚旅行史,疑似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关键环节:
•病例识别与报告
•样本采集与检测
•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
•媒介控制与区域防控
•信息发布与跨境协作
2.2 角色分工与职责
根据推演场景,设置以下角色及职责:
9.指挥长(1人):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负责整体指挥和决策。
10.卫生健康部门(3人):负责协调医疗资源、制定防控策略。
11.疾控中心(5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风险评估。
12.医疗机构(5人):负责病例诊断、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
13.教育部门(2人):负责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和管理。
14.市场监管部门(2人):负责食品卫生监管和市场秩序维护。
15.公安部门(2人):负责人员管控、交通疏导和安全保障。
16.宣传部门(2人):负责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
17.交通部门(2人):负责交通卫生检疫和人员流动管控。
18.社区管理部门(2人):负责社区防控措施落实。
19.企业代表(2人):负责企业内部防控和员工管理。
20.学校代表(2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和防控措施实施。
2.3 物资与技术准备
21.基础物资:
◦推演手册(含场景描述、流程和问题)
◦角色标识牌
◦记录表格和笔
22.技术设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疫情地图和数据)
◦视频会议系统(用于跨部门协作演示)
◦疫情分析软件(用于模拟疫情传播)
23.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各类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郑州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通讯录
三、推演实施
3.1 推演流程设计
本次推演采用"三阶段九环节"流程设计:
3.1.1 第一阶段:情景导入与准备(30分钟)
24.开场致辞(10分钟):由指挥长介绍推演背景、目的和规则。
25.情景介绍(20分钟):推演执行组详细介绍三个推演场景的背景信息和初始条件。
3.1.2 第二阶段:分场景推演(4小时/场景)
每个场景按以下环节进行:
26.场景启动(10分钟):宣布场景开始,提供初始信息。
27.疫情报告(20分钟):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信息,讨论报告流程和内容。
28.决策制定(30分钟):各部门讨论并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
29.措施实施(60分钟):各部门模拟实施防控措施,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30.危机升级(30分钟):引入新的危机(如病例增加、舆情爆发),考验应对能力。
31.总结评估(30分钟):各部门总结经验教训,评估组进行点评。
3.1.3 第三阶段:综合推演与总结(2小时)
32.跨场景联动(60分钟):模拟三个场景同时发生,考验多事件协同处置能力。
33.总体总结(30分钟):指挥长对推演进行全面总结。
34.改进计划(30分钟):制定应急预案改进计划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3.2 分场景推演内容
3.2.1 呼吸道传染病场景推演(学校聚集性疫情)
场景描述:
2025年9月15日上午,郑州市二七区某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在晨检时发现5名学生出现发热(体温38℃以上)、咳嗽、咽痛等症状,其中2名学生伴有皮疹。校医初步判断可能为麻疹,已将学生隔离并报告至区疾控中心。截至当日下午,该校累计报告20例类似症状病例。
推演问题:
35.疫情报告:学校应如何报告疫情?报告内容应包括哪些信息?
36.病例确认:如何快速确认是否为麻疹疫情?需要哪些部门协作?
37.密切接触者管理:如何确定和管理密切接触者?采取哪些隔离措施?
38.学校防控:学校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是否需要停课?
39.应急接种:是否需要启动应急接种?如何组织实施?
40.舆情应对:如何应对家长和社会的关切?信息发布应注意什么?
危机升级:
9月16日,该校又新增15例病例,周边两所小学也报告类似病例。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是麻疹病毒感染,且病毒株与东南亚流行株高度同源。同时,有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引发公众恐慌。
应对要点:
•讨论是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制定扩大应急接种方案
•协调多部门联合应对舆情
3.2.2 肠道传染病场景推演(企业食堂食物中毒)
场景描述:
2025年10月8日中午,郑州市二七区某企业食堂多名员工在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部分员工体温升高。企业立即将患者送医并报告区疾控中心。截至当日16时,累计报告50例病例,初步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推演问题:
41.疫情核实:如何快速核实疫情情况?需要哪些部门参与?
42.患者救治:医疗机构应采取哪些救治措施?如何防止院内感染?
43.食品溯源:如何确定感染源?需要哪些技术手段?
44.环境处置:对食堂和相关场所应采取哪些消毒措施?
45.密切接触者管理:如何确定和管理密切接触者?
46.应急供餐:如何保障企业员工的餐饮需求?有哪些替代方案?
危机升级:
10月9日,该企业又新增30例病例,邻近两家企业也报告类似症状。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认是诺如病毒GⅡ.4型感染。同时,有媒体报道称该事件可能与某品牌食品有关,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应对要点:
•讨论是否扩大防控范围
•制定企业员工健康监测方案
•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3.2.3 新发突发传染病场景推演(输入性基孔肯雅热)
场景描述:
2025年10月10日,郑州市二七区某医院报告一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体温39.5℃,伴有头痛、关节剧烈疼痛和皮疹。患者自述10天前从东南亚某国旅行归来。医院已采集样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并报告区卫健委。
推演问题:
47.病例识别:如何识别可能的输入性传染病?需要哪些临床特征?
48.样本检测:如何快速确定病原体?需要哪些技术支持?
49.风险评估:如何评估疫情传播风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0.应急响应:应启动哪个级别的应急响应?依据是什么?
51.媒介控制:如何评估和控制本地媒介生物(如蚊子)?
52.信息通报:如何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信息共享?
危机升级:
10月12日,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该病例为基孔肯雅热病毒阳性。同日,该患者居住的社区报告3例类似症状病例。省卫健委已确认这是河南省首例基孔肯雅热本地感染病例。
应对要点:
•讨论是否扩大防控范围至全区
•制定媒介生物控制方案
•协调跨境协作和信息共享
3.3 综合推演与总结
3.3.1 跨场景联动推演
场景描述:
假设三个场景同时发生,考验各部门的协同处置能力。
推演问题:
53.资源分配:如何在三个场景间合理分配医疗和防控资源?
54.信息整合:如何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55.决策协调:如何协调不同场景的应对策略?
56.社会稳定:如何维护社会稳定,避免恐慌?
57.国际合作:在输入性疫情中如何与国际组织合作?
3.3.2 推演总结
58.成果回顾:回顾推演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59.问题分析:分析推演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
60.改进建议:提出改进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61.行动计划:制定下一步工作和改进计划。
四、推演评估与改进
4.1 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四维十二项"评估指标体系:
62.应急响应维度:
◦响应速度(从事件发生到启动响应的时间)
◦报告完整性(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决策质量(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3.处置能力维度:
◦流调效率(流行病学调查的速度和准确性)
◦医疗救治(患者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防控措施(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64.协同配合维度:
◦部门协作(部门间沟通和协作的顺畅程度)
◦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资源调配(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效率)
65.综合管理维度:
◦组织协调(整体组织协调的有效性)
◦舆情应对(舆情引导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结改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2 评估方法
66.专家评估:由评估组专家根据观察和记录进行评分。
67.自我评估:各参演部门对自身表现进行评估。
68.交叉评估:各部门之间互相评估协作情况。
69.问卷调查:对参演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
4.3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70.预案修订:针对推演中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各类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71.流程优化:优化疫情报告、应急响应和处置流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72.能力提升:
◦加强疾控人员流调和检测能力培训
◦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识别和救治能力
◦开展跨部门联合培训和演练
73.机制完善:
◦建立健全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
◦优化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
74.技术升级:
◦升级疫情监测和分析系统
◦推广应用快速检测技术
◦建立传染病防控大数据平台
五、推演时间安排
阶段
时间
内容
准备阶段
2025年9月1日-9月30日
制定方案、确定参与人员、准备物资
实施阶段
2025年10月15日-16日
呼吸道传染病场景推演(4小时)肠道传染病场景推演(4小时)新发突发传染病场景推演(4小时)综合推演与总结(2小时)
总结阶段
2025年10月17日-31日
评估分析、撰写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六、注意事项
75.安全保障:推演场地应保持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消防和急救设备。
76.信息安全:涉及疫情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内容应严格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77.角色投入:参演人员应充分投入角色,按照真实情况进行思考和决策。
78.记录完整:安排专人记录推演过程和决策内容,为后续评估提供依据。
79.效果导向:推演应以提高实际应对能力为目标,避免形式主义。
七、附件
80.推演手册:包括各场景详细描述、问题清单和参考答案。
81.评估表格:包括专家评估表、自我评估表和满意度调查表。
82.参考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南。
83.通讯录:包括参演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84.改进计划:包括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时间节点。
通过本次传染病疫情处置桌面推演,旨在提升郑州市二七区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