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姬新颖教授团队创办的国际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的最新动态,结合2025年的公开信息,更新如下:
一、期刊定位与发展现状
GPD是聚焦基因、蛋白质与疾病交叉领域的开放获取(OA)期刊,2022年由新加坡AccScience Publishing出版社创刊,姬新颖教授担任创始人兼执行主编。截至2025年10月,期刊已完成四卷八期出版,累计发表论文超80篇,内容涵盖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前沿方向,国际编委占比保持在70%以上,覆盖北美、欧洲、亚洲等20余个国家。
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1. 数据库收录突破2024年3月被化学文摘(CAS)收录,2025年7月入选Gale学术数据库,8月被EuroPub数据库收录,全球学术可见度持续扩大。目前正在申请Scopus和PubMed/PMC收录,预计2026年完成评估。
2. 引用数据增长谷歌学术总被引次数从2023年的14次跃升至2025年的122次,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显示2023-2024年发表的论文在2025年被引28次,部分研究如核蛋白PCNP与肿瘤关系的综述单篇下载量超500次。
3. 内容质量优化2025年第4卷第2期发表10篇文章,包括4篇原创研究和5篇综述,主题涉及干细胞疗法、糖尿病并发症机制等,所有论文均通过严格双盲评审,开放获取政策促进了全球传播。
三、合作网络与特色机制
4. 国际编委扩容2025年新增20名青年编委,覆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顶尖机构,推动审稿效率提升30%,并建立“编委推荐优质稿”绿色通道。
5. 临床合作深化与滑县人民医院、方城县人民医院等合作单位设立“GPD临床研究专栏”,2025年发表食管癌早诊标志物、噬菌体治疗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转化论文6篇,其中滑县团队的研究被《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列为热点引用。
6. 学术生态构建依托河南省肿瘤精准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GPD联合举办“核蛋白与疾病国际研讨会”,2025年吸引来自15个国家的200余名学者参会,推动PCNP检测试剂盒等成果进入中试阶段。
四、战略目标与未来规划
7. 冲击SCI收录2025年启动“SCI冲刺计划”,通过优化选题(新增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方向)、提升原创研究比例至70%以上、加强国际推广等措施,目标2026年进入JCR分区。
8. 加速成果转化与郑州赛诺特生物合作开发的PCNP检测试剂盒预计2026年提交医疗器械注册申请,GPD将同步开设“技术转化专刊”,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无缝对接。
9. 拓展国际影响力计划2026年将期刊出版周期从季刊调整为双月刊,影响因子目标突破5.0,并与《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顶刊建立合作,联合发布“基因-蛋白质-疾病”跨组学研究指南。
五、对医院科研合作的支撑
GPD为合作医院提供“论文发表-成果转化-学术影响力提升”全链条服务:
• 绿色通道:合作医院稿件优先审稿(平均周期缩短至45天),版面费减免30%;
• 学术赋能:定期举办“GPD杯科研午间交流会”,2025年已培训医护人员200余人次,指导撰写SCI论文25篇;
• 品牌共建:在合作医院设立“GPD临床研究中心”,如方城县人民医院的噬菌体治疗项目已获河南省科技厅重点支持。
通过以上更新可见,GPD已从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基础-临床-产业”三位一体的办刊模式,不仅为全球学者提供了高影响力学术平台,更为我国医学科研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